技術支持:云搜網絡
武漢天工工藝版權所有 備案號:鄂ICP備17030245號-1
影雕,這一被譽為“中華一絕”的技藝,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,成為了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它起源于福建泉州惠安縣,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與傳承,影雕已經成為了閩南地區乃至全國的非物資文化遺產代表之一。
技藝特點:影雕是在青石板上,通過特制的合金鋼釬,鑿出數億個微小的點,形成黑白灰階,從而在石板上呈現出各種照片、圖畫。這種技藝要求極高的眼力、腕力和專注力,每個細節都需精心雕琢,極具擬真性和細膩性。
藝術價值:影雕作品細膩入微,超塵脫俗,被譽為“石頭上的攝影”和“石頭上的刺繡”。它不僅能夠表現自然風光、人物肖像,還能展現書法、篆刻等藝術形式,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。
文化內涵:影雕藝術根植于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土壤,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、思維方式和想象力,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。
傳承與創新:隨著時代的發展,影雕技藝也在不斷創新。一些藝人深入挖掘美學價值,將閩南傳統文化和現代藝術元素融入作品中,使影雕藝術更加豐富多彩。
技藝傳承:為了傳承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各地紛紛開展研學體驗活動,讓更多人了解和體驗影雕技藝。通過面對面的授課和實際操作,讓青少年和有興趣的人們親身體驗“在石頭上繡花”的魅力。
代表人物:如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劉碧蘭、李幼琴等,他們通過自己的巧手將人物、山水等形象逼真地“繡”在石頭上,成為影雕藝術的代表人物。
總之,影雕不僅是一種技藝,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。通過品味這一中華一絕,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,同時也能夠激發人們對傳統手工藝的熱愛和尊重。
技術支持:云搜網絡
武漢天工工藝版權所有 備案號:鄂ICP備17030245號-1